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,安徽疾控发出提醒,日常家庭使用驱蚊灭蚊产品中,部分产品属于农药范畴,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,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。
据悉,市民家庭日常使用灭蚊驱蚊产品主要有蚊香、气雾杀虫剂、电蚊香液/片、驱蚊花露水、驱蚊液等。其中部分产品属于农药范畴,有效成分主要为拟除虫菊酯、避蚊胺、驱蚊酯等,仔细观察产品标签,会有“微毒”“低毒”标识,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。
因此,在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或驱避剂时,首先要留意产品标签,选择质量合格、低毒、低刺激产品,注意查看产品的“三证”,即农药登记号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、产品标准号,选择“三证”齐全且质量合格的产品;留意产品包装是否标注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,尽量选择灭蚊或驱蚊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产品。为了防止避蚊胺可能产生的副作用,2月龄以内的婴儿不宜使用,2月龄到成年人的使用浓度不得大于30%,3岁以下宝宝不宜使用含香茅醇、香茅醛的驱蚊产品。
其次,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驱蚊产品,孕妇、婴儿不建议使用含高浓度有效成分的防蚊产品;过敏体质的人士不宜使用含高浓度香精、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防蚊产品。
掌握恰当的使用方法也十分必要。注意使用防蚊产品时不过度涂抹或喷洒;勿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使用,保持通风环境;避免防蚊产品进入口腔和眼睛,避免儿童误食;蚊香燃烧时应注意通风,避免不充分燃烧产生有毒有害物质;使用气雾杀虫剂时注意瓶身标注的警示标语,避免污染饮水及食物。(记者 许露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