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观焦点:豫头条|南阳这个“副中心” 如何名副其实

2023-06-10 17:57:35  来源:大象新闻

作为河南经济“第三城”,


(资料图)

南阳被省委赋予了新定位:

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。

“定位”不是“地位”,

面对这一重大机遇,

南阳该如何发力?

让文件里的“副中心”,变为名副其实。

03:54

6月8日《河南新闻联播》:楼阳生到南阳市部分县调研并主持召开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座谈会

【要点一】坐标

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,

南阳有了更高的发展坐标。

省委很关注,有期待也有要求。

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赴南阳调研,并主持召开座谈会,探究推进工作。

河南城市这么多,为什么是南阳?

先看南阳的坐标,地处河南西南,豫鄂陕三省交界处。

站在河南看,南阳是边沿。

但站位全国看河南,南阳恰是河南开放的前沿。

这样的特殊位置,便有了“左右逢源”特质。

在南阳周边,有三个特大城市:

郑州、武汉和西安。

以这三个城市为中心,三个都市圈犹如三个“大齿轮”,

南阳恰处于这三个“大齿轮”的几何中心。

在这个中心,建设一座省域副中心城市,

相当于在这三个大齿轮中间,装上一个中齿轮,

这样一来,三个大齿轮之间的协同和磨合将更加顺畅。

对南阳来说,这既是重大使命,也是重大机遇。

【要点二】有名更要有实

城市的战略定位,决定着城市的前途命运。

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,

是河南省委以前瞻30年的视野,所作出的重大部署。

弱省份需要强省会,而强省份需要多中心。

河南很大,“一主一副”不足以带动全省。

被寄托厚望的南阳,与省会郑州,以及副中心洛阳,

承担着共同的重任:

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,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增长极。

但定位不是地位,只有实力够强,南阳才能挺得起腰杆!

为让“副中心”名副其实,南阳很努力,还需更努力。

谋定而后动,坚持高起点规划,南阳“副中心”建设全面起势。

在今年一季度,中西部非省会城市GDP前十名中,

南阳位居第9名,但增速则排在第1名。

这一跃,折射出南阳的自觉与自信。

【要点三】重中之重

经济发展靠产业,

把握了产业的未来,就把握了经济的未来。

正因此,楼阳生对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提出要求:

要把做优做强产业企业作为重中之重。

在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前,楼阳生都进企业、入车间,实地调研产业发展。

并为南阳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: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!

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。

如今,南阳在“5+N”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下,

以牧原为链主的肉食品加工、以中光学为链主的数字光电等优势产业,都在加速聚链成群。

南阳建设“副中心”,产业是硬支撑,和强引擎

而强劲的发展势头,也让人们对南阳充满了期待。

【大象微评】副中心城市 是拼出来、干出来的

建设副中心城市这条路上,省委给南阳以支持,南阳自己也很努力。

省委、省政府出台支持意见、32个省直厅局委相继出台配套支持措施,持续赋能赋策。

面对叠加政策优势,南阳用实干做出了最好回应。

瞄准千百亿产业集群,南阳把先进的产业、人才、技术等引进来,让本地的优秀企业、优质产品走向全国、走向全球。与此同时,南阳主动融入“双循环”中,用好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载体平台,2022年,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居全省第二,出口额同比增速全省第一。

副中心城市建设不是封出来、喊出来的,而是拼出来、干出来的。

南阳唯有抓住机遇、发挥优势,以“人之一我之十”的拼搏姿态奋发实干,才能推动“盆地”加速变“高地”,将副中心城市的“定位”真正变为“地位”。